English

演出市场与品牌营销

2000-05-11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对外演出公司 王洪波 我有话说

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宣称,即使它在全球的生产线全部毁掉,它也能在短时间凭着它的配方和品牌恢复生产,恢复一个可口可乐帝国。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它作为一个企业信誉和产品质量的象征,成为消费者可以追随的旗帜。演出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行为,品牌更为重要。在选择的时候,消费者对演出品牌几乎是依赖的,但同时,这个领域的消费者也有着特殊的挑剔。因此,打造和维护自己的品牌对演出的从业者十分重要。

专业人士认为,品牌的意义和具体内容,主要视这种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类别和地位而定。具体到演出市场的品牌营销,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层次:一、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二、掌握节奏,阶段性地给观众带来欣喜。三、敢于创新,敢于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四、借助传媒的力量。五、良好的公关活动。六、周边效益的开发。

一个演出机构,要想拥有知名度,把自己的品牌打响,必须在演出市场上占有尽可能大的份额。但是,光有数量还不够,演出的组织者阶段性地调动观众的“视线”,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吸引力,更能使其获得多方面满足和享受的优质演出产品,这才是树立演出市场品牌的关键。1998年歌剧《图兰多》太庙版演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经典的意大利歌剧,东方背景的戏剧故事,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国际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特别是紫禁城太庙大殿的实景,这样令人叫绝的组合无疑大大加强了它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不仅如此,演出的主办单位,还同时推出了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以优秀的民族戏曲与意大利的歌剧进行东西方戏剧文化的对话,这就使整个活动更为精彩,其意义超越了演出本身,深入到学术和文化的多个层面。

品牌营销,离不开创新的能力,离不开对于风险和责任的承担。中演公司1997年代理中央芭蕾舞团北京地区全年的演出,当时有很大的风险。首先,代理制在国内是一个首创,同时,在北京一个地区一年演出60场芭蕾,前所未有。但是,由于极大地挖掘了自己的营销能力,这一首创,取得了成功,激起了席卷全国的芭蕾热潮,在演出业内,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北京音乐厅委约创作“唐宋名篇”、“千古名篇”的音乐,并独立出资制作的朗诵音乐会,以及近日中演强力推出的“捷杰耶夫歌剧盛典”也都属于这种情况。捷杰耶夫大师,作为20世纪排名前列的拥有极强实力的指挥家,在中国并不广为人知。中演公司自前年为他和他率领的基洛夫交响乐团在人民大会堂和世纪剧院举行音乐会以来,去年举办了同样在他领导下的马林斯基剧院基洛夫芭蕾舞团来华演出,今年则推出了包括歌剧和交响乐在内的大型演出“捷杰耶夫歌剧盛典”。许多专家开始都认为,由于国内以前宣传得不够,票房存在着很大风险。但中演公司认为,这样好的东西值得下大力气去做,结果很是令人感到振奋,“捷杰耶夫歌剧盛典”无疑已成为继太庙演出《图兰多》之后歌剧界的又一盛事。这样的活动对于丰富一个演出机构的品牌内涵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人们通过观看演出获得欣赏的愉悦、情绪的共鸣或排遣。在今天这个传媒的时代里,一项演出要想获得公众的注意,没有媒体的参与和支持是难以想象的。演出主办者应通晓媒体运作的特点和规律,多与传媒人士沟通,做朋友,更重要的是,宣传策划必须准确到位。特别是近年来,每年演出的总体数量都在大量增长,在名目繁多、内容各异的演出中,如何让人注意到你的演出与众不同之处,同时又不夸大和拔高演出的水平,成为演出宣传策划成败的关键。一个品牌良好的演出机构在宣传策划中往往把准确到位与创新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也有个别的演出主办者,为了眼前的利益,欺骗观众,对其品牌的损害十分严重。这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做法其实是自砸品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